长春社

长春社(http://www.cahk.org.hk) 的网页截图

长春社(http://www.cahk.org.hk) 的网页截图

  • 电话 : 27286781
  • 传真 : 27285538
  • 地址 : 九龙长沙湾青山道476号百佳商业中心1楼102室
  • 网址 : http://www.cahk.org.hk
  • 非牟利机构根据香港法例成立,可以是透过社团条例注册、公司条例注册或成立慈善基金形式注册,获香港税务条例第88条免税的慈善团体都是非牟利机构。

机构简介

长春社于一九六八年由一群热爱自然景物的人士组成,初名「香港保护自然景物协会」。一九七一年改名为长春社,是香港最早成立的本地环保团体。

七十年代初,本会设立了多个委员会包括教育委员会、植树委员会、「郊野」及「市区环境」委员会等去推动不少环境运动例如「反山川河流污染运动」、「保护米埔沼泽」、迁出梧桐河畔皮革厂运动等等,提高了七十年代市民保护运动的意识。除了推动环境运动外,长春社更在七二年举办「青年与环境」研讨会,在各区成立分区委员会,处理各区内一切环境保护事宜。同年更主办首香港青年环境研讨营,成立「青年环境行动组」,孕育不少明日的]环保领袖。而教育委员会主席魏志立神父(Father Naylor),亦在当年代表本社出席联合国人类环境之国际会议。七七年,长春社更关注维多利亚兵房及尖沙咀火车站等古迹保育议题,开始了本会关注古迹文物保育的工作之路。

除了推动不少保育郊野和对抗污染的运动外,长春社在八十年代也关注能源和核电的发展,组成「关注核电厂联合组织」,是当年「争取停建大亚湾运动」的重要一员。除了反核外,长春社亦掀起了多个大型环境运动的序幕,包括「慎用胶袋」运动、无污染旅行、环境污染黑名单、放弃味精运动等等。八八年更成立第一个环境教育资源中心「香港环境中心」,正式为香港提供环境教育资源服务。

九十年代开始,本会更引起社会关注更多保育议题包括「沙螺洞高尔夫球场」事件、空气污染、南生围发展、非法弃置、后海湾湿地保育、自然保育政策、废物管理政策等。跨境议题方面,本会于九一及九二年分别出席了在南非举行的「国家发展与可延续性的环境」论坛及于巴西召开的「地球高峰会」。因此,长春社亦开始推动本地「可持续发展」及「议程廿一」的教育和落实的工作。在一九九三年,长春社举办了北京的交流团,更拜访了中国环保局局长曲格平教和林业部司长,展开了日后意义深远的中国保育项目及「绿色礼物送祖国」计划。

二千年后,发展与古迹保育的角力更多,长春社亦更努力推动古迹保育的运动,当中的湾仔街市、景贤里、太原街、中区警署建筑群、甘棠弟、赤柱警署,皇后与天星码头等等运动。虽然当中有成功也有失败的,但却成功奠定了社会对古迹保育的诉求。而树木保育工作也在二千年得到社会关注,除了继续推动倡议已久的树木法外,


机构宗旨

倡导政策, 监察政府, 推动环境教育和积极实践公众参与, 借此捍卫香港, 中国以至全球的环境资源.


机构服务

服务简介:
- 提供其他服务

服务范畴:
我们积极倡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、致力于自然保育、保护环境和文化遗产; 倡导合适的政策、监察政府工作、推动环境教育和带头实践公众参与。


机构位置

回报问题

如发现本页内容有任何不准确的地方或有改善之处,请让我们知道。




无法阅读验证码? 取得新的验证码